ELISA試劑盒血清樣本如何處理?
在ELISA實驗中,血清樣本的處理方法對實驗結(jié)果具有重要影響。以下是一些建議和注意事項:
1. 采集血清樣本:在采集血液樣本時,應選擇合適的采血管。避免使用抗凝管,因為抗凝劑會影響血清的分離。建議使用帶分離膠的采血管或添加適當?shù)拇倌齽?br />
2. 充分凝固:血液采集后,需在37℃溫箱中靜置30分鐘,使血液充分凝固。避免在血液還未開始凝固時強行離心分離血清,以免血清中殘留纖維蛋白原,導致假陽性結(jié)果。
3. 離心分離血清:將靜置后的采血管在離心機上離心,通常離心轉(zhuǎn)速為1000g,離心時間為15分鐘。離心后,血清位于血塊上方,用移液器小心地取出血清,盡量避免觸及血塊。
4. 避免溶血:在采集、運輸和處理血清樣本的過程中,要盡量避免溶血。溶血會導致紅細胞釋放過氧化物酶活性物質(zhì),從而增加非特異性顯色。如有溶血現(xiàn)象,可在離心后取上清液,或用生理鹽水稀釋后重新離心。
5. 過濾:若血清樣本混濁或有沉淀,應先進行離心或過濾,澄清后再進行ELISA檢測。
6. 保存:血清樣本在4℃下可保存5天,超過一周需在-20℃下保存。保存時應避免反復凍融,以免影響抗體效價。在保存血清樣本時,應注意無菌操作,也可加入適當防腐劑。
7. 檢測前處理:在進行ELISA實驗前,需對待測血清樣本進行適當處理,如稀釋、酶解等。具體處理方法應根據(jù)實驗要求和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。
通過以上方法,可以有效處理ELISA實驗中的血清樣本,提高實驗結(jié)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在實驗過程中,還需仔細閱讀試劑盒說明書,并遵循廠家的建議和操作步驟。